站在 “互联网+” 的出发点, 可以看到逐渐成型的这一动态平衡的新生态与过去60年以IT技术崛起为标志的所谓 “新经济” 之间的不同: 后者往往局限于IT相关产业内, 并未对经济生活的底层, 也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 革命性的影响; 而前者的主要作用目标, 恰恰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基本的活动模式, 形成自下而上改变整体经济生态的不竭动力, 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技术意义上的IT产业范畴。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一自下而上的演进过程概括为一个包含六个层次的模型。
第一层, 终端互联。
“互联网+” 实现的物质基础, 就是数量爆发增长、 形式无限丰富的联网终端, 将人与人、 人与物、 物与物实时连接。 Gartner公布预测数据显示, 到2020年, 联网设备将达到250亿部, 联网设备与人口比例接近3比1。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 2013中国网民平均每天上网3.1小时, 手机上网1.7小时。 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 人们可能实现24小时
联网。 终端互联, 已经是现实。
第二层, 数据交换。
终端互联构建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 通过这一连接平台, 网络内的人和物将所在场景属性数字化, 实时交互。 移动互联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 就是数据的爆发。 根据IBM 2013年的估计, 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数据, 而全球所有记录下来的数据中90%是在最近两年产生的。 丰富多样的数据对应的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几乎所有场景, 为我们理解自身、 理解社会提供最直观的视角。
第三层, 动态优化。
远端的云依照不断更新的数据对联网场景的动态进行实时的分析解读, 并给出解决方案。 这一能力的基础是目前被寄予厚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两者的叠加, 解决了将数据转变为生产力的问题。
第四层, 效率提升。
造成浪费的低效重复运动被降至最低, 体系单位的效率提升。 优化的解决方案从数字变成现实, 通过改变生产组织形式、 资源配置方式, “互联网+” 落地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率、 生活便利。
第五层, 产业变革。
在微观层面上, 动态优化的结果对生产组织形式产生深刻影响, 引领产业变革。 基于云计算、 大数据的技术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生产性环节, 而是实现产业链上的多环节协同; 甚至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产业, 而是跨产业链的多产业链多环节网状动态协同。 不仅产业内的无效率被纠正, 相关产业之间的无效率也被纠正。
第六层, 社会转型。
在宏观层面上, 产业变革的综合结果最终体现为生产效率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互联网+” 不再简单局限于生产层面, 而是从社会管理、 日常消费、 生活场景等各个方面协同, 减少生产部门、 消费部门、 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匹配无效率, 推动整个经济体、 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和发展。 “互联网+” 各子系统不断迭代,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社会创新的不竭源泉。
“互联网+” 实现的这六个层次可以看作其定义的四个要素的具象化。 第一层终端互联、第二层数据交换也即定义中所说的技术基础; 第三层动态优化、 第四层效率提升, 是实现路径的详解; 第五层产业变革, 正是 “互联网+” 表现形式的外在; 第六层社会转型, 就是 “互联网+” 的理想, 也是这一理想可能呈现出的最终形态。